【青年创新创效】雪域高原的光明守护者
来源:西北区域经理部 作者:程少龙 摄影:程少龙 时间:2025-03-13 字体:[ ] 分享:

清晨7点,当“龙抬头”的阳光刺破云层,西藏墨竹工卡县气温回升至零下12℃。中电建光伏项目部板房的铁门被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嘎吱”声,安全员张强呵着白气走向工地。远处山脊线上,光点连成银河。

保温桶前挤满搓手的工人,姜汤腾起的热气在胡茬凝成霜。项目经理举着结冰的喇叭喊话:“三号区组串测试提前两小时!”沙哑的尾音消散在风里,却让所有人加快了脚步。沾着柴油污渍的安全生产承诺书上,歪斜的红手印连成一片,像雪地里燃起的火苗。

风雪中的生命线

“山顶风速已超过六级,所有人员立即停止安装光伏板,尽快固定支架!”对讲机里传来项目负责人辛瑞斌的喊声。

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技术员崔冰苛一手拿着氧气瓶,一手死死抓住手中的测距仪,对着百米外的同事顾泽章大喊:“往左偏移15厘米!”呼啸的北风瞬间吞没了他的声音,他只能比划着夸张的手势,直到看到顾泽章竖起大拇指才松了口气。

这是发生在海拔4865米的墨竹工卡光伏项目现场的真实场景。腊月二十八,当年前最后一批光伏支架运抵山腰时,车辆突发故障无法行驶。运输队长多吉扎西记得:“车辆故障停止时,天空渐渐飘起了雪花。为了在雪势扩大之前,将支架材料安全运至山顶,项目安全总监张新月立即协调装载机到达我们这里。就在即将抵达山顶时,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此时路上已产生积雪。我们十多个人,在凌冽的风雪中硬是用铁锹铲出了一条可以安全通行的防滑道。”当最后一车材料安全运至山顶施工区域时,所有人的脸上洋溢着如释重负的喜悦。

高原上的“光明使者”

“阿妈你看,这就是我参与安装的‘太阳板’!”藏族青年扎西次仁高兴地举着手机,让视频那头的母亲看连绵的光伏矩阵。这个曾经靠放牧为生的藏族汉子,如今已是熟练的光伏组件安装工。自项目开工以来,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为248名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并通过理论教导、安全培训、实践教学等一系列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除夕夜的项目部灯火通明,项目部组织留守员工与藏族同胞共度佳节。留守员工与藏族同胞围坐在长桌前,来自河南的项目技术员赵腾腾挽起袖子,将揉好的面团擀成圆皮,边示范边讲解:“咱们把馅料填满后,要把面皮对折捏出八道褶,这褶子要像元宝的纹路一样匀称,包好了来年财源滚滚呢!”藏族小伙扎西次仁则搬出铜制酥油茶筒,只见他熟练地将滚烫的茶水与酥油混合,握着木柄上下抽打,浓郁的奶香随着“咕咚咕咚”的撞击声弥漫开来。当第一锅元宝饺子在沸水中翻腾起伏时,扎西次仁捧来冒着热气的酥油茶,金黄的茶汤表面浮着细密的油花。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吉祥酒歌》,汉语和藏语的祝福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惊动了窗外驻足观望的岩羊。

“等电站并网发电了,我要带阿妈去成都看大熊猫。” 扎西次仁眼睛里闪着光,粗糙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转经筒上的纹路。另一旁,“90后”项目总工张冲正在给妻子展示高原星空:“媳妇,这颗我取名‘光伏星’,旁边那颗是‘墨竹星’。”张冲哈着白气,冻僵的手指在镜头前笨拙地比心。手机里新婚妻子的笑声混着电流声传来:“张工同志,你给星星起名的水平比干工程差远喽!”年轻人突然红了耳尖,把镜头转向璀璨的银河:“他们说,这儿的阳光比钻石还亮眼,够照咱们过一辈子了。”

智慧攻坚进行时

高海拔山地光伏项目,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光伏板施工区域海拔高差达118米,如何安全高效地将支架及光伏组件运输至指定区域,成为制约项目进度的关键问题。

为此,项目部召开专题会议,大家集思广益。“我建议用骡马队!”运输队长多吉扎西拍着桌子,“虽然慢但保险。”“不行!”张冲指着项目地形图反驳,“东侧山体坡度超过40度,骡马根本站不住脚。”这时刚下工的项目副经理郑东辉裹着军大衣冲进来,随他而来的冷气挡不住话语中的兴奋:“我发现隔壁矿区在山坡上使用轨道车运输矿粉,或许能参考借鉴……”

经过3天实地勘测,多次加工改进,项目部终于研发出山地轨道运输装置,解决了光伏支架和组件的运输难题。除夕当天,看着改良后的轨道车平稳爬升,阿旺旦巴捧着酥油茶感叹:“这铁骡子比真牦牛还稳当!”操作员罗国强对着对讲机兴奋大喊:“西区轨道车已就位,请求装运组件”。当第56380块光伏板“咔嗒”一声卡入轨道并运输至指定区域时,山顶顿时爆发出藏语和汉语交织的欢呼声。

此刻绵延的蓝色光伏板正将朝阳折射成七彩光晕,项目负责人刘振摘下眼镜,边擦拭边感叹道:“山上的每块板子都是一个绿色火种,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达1.8亿度,可节约5.44万吨煤,咱们把图纸上的数字种成活生生的春天了!”

当朝阳跃出雪山之巅,阳光洒在数以万计块光伏板上,如蓝色哈达般铺展在圣洁的土地上。瞬间,每一块光伏板都似灵动的镜面,将金色的光辉巧妙地收集、转化,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山顶上空偶尔有几只雄鹰翱翔,它们的身影在光影交错间一闪而过,为这片寂静又充满生机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灵动。远处,牧民的帐篷升起袅袅炊烟,与光伏板上跳跃的光芒交织在一起,预示着这片土地在新的一年,以绿色能源为纽带,开启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