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砥砺廉洁初心
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高军 摄影:高军 时间:2025-04-27 字体:[ ] 分享:

到安幸生烈士故居、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旧址及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展览馆参观研学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深刻体验。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与廉政警示之行,让我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追寻革命先驱的信仰之光。安幸生烈士故居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什,无声诉说着他从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先驱,最终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就义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安幸生同志七次被捕仍坚贞不屈,牺牲时年仅25岁。他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忠诚”与“信仰”。作为央企员工,我们要牢记,正是无数个像安幸生这样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铺就了今天的幸福之路,我们要倍加珍惜。当前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不畏艰难、不惧牺牲、坚定信念的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补足精神之“钙”,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扬革命前辈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锚定为民初心的精神坐标。来到中共西北乡农民支部旧址,在这里,以孙振武为代表的革命先辈曾在此领导农民运动,播撒革命火种。旧址内复原的土炕会议桌、煤油灯和农具,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发动群众、坚持斗争,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和斗争精神。早期的共产党人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土话”。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意识,要带头深入开展下基层活动,到基层单位、施工一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走进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展览馆,刘青山、张子善的案例令人警醒。这两位经历过枪林弹雨考验的革命功臣,却在和平时期倒在了“糖衣炮弹”下。展览馆中陈列的史料早已泛黄,但背后的教训却历久弥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刘青山、张子善作为一部生动的反面教材,写入了中国共产党严肃惩治腐败、敢于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史,作为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蕴含其中的警醒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我们要从这些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以案为镜,自警自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对党的事业、对人民、对法纪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和前行。研学之行虽然短暂,但留在心中的记忆却长久回荡。对于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我们,这些精神遗产如同港口航标,指引着我们以红色基因铸就工程丰碑,始终保持清醒与坚定去构筑新时代的廉洁防线,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工疏浚一流企业的征程中,破浪前行,书写属于电建港航人的奋斗篇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