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与传承
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高军 时间:2025-09-05

八十载光阴荏苒,抗战烽火早已散去,但数千万英烈用生命书写的悲壮史诗不容忘却。9月3日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更是对未来和平的郑重宣誓。

阅兵式上,有一群仿佛穿越时空的身影,他们白发苍苍、皮肤褶皱,却目光如炬、腰杆笔直,身着军装,胸前佩戴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他们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抗战老兵。当轰鸣的礼炮响彻云霄,当徒步方队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长安街,当直升机悬挂党旗国旗军旗飞过天安门广场,这些年迈的眼中闪烁出异样的光芒。他们看见的不仅是今日的威武之师,更是穿越时空的记忆碎片。

80年前的今日,日本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屡战屡败的百年国耻。这场胜利的背后是十四年浴血奋战和三千五百多万同胞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溯80年前抗战的艰苦卓绝,更能理解阅兵式上老兵的份量和意义。时间无情,英雄已老,期颐老人已不能承受阅兵训练强度,阅兵式取消了老兵方队,改为邀请他们到天安门观礼台观礼。老兵方队的取消不是历史的淡忘,而是致敬方式的升级。今天,我们以最妥帖的方式保护老兵身体,正是为了让这份记忆永远鲜活,让老兵的抗战精神永远接续传承。

抗战老兵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从80年前的浴血奋战到今日阅兵式上的荣光时刻,抗战老兵是这段伟大历史的“活化石”,他们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他们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他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岁月会流逝,一代兵终将老去。80年时光荏苒,抗战老兵的身影在阅兵式中逐渐减少,历史亲历者越来越少,但老兵的精神永远“年轻”,属于他们的荣光、他们守护家国的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老兵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里,激励着我们前行。80年前,老兵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80年后,我们用“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告慰他们的付出。这是一个民族的承诺,也是一代代人的传承。

铭记历史,不仅是回顾过去的悲壮与胜利,更是为了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走向未来的信心。这或许就是回溯历史、看今朝老兵最重要的意义——在铭记中传承,在致敬中前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