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基础分公司重庆(万盛)内陆无水港低碳产业园项目开展全要素防洪防汛应急演练,通过“实战实训+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全面检验园区防汛应急能力与智慧化防控体系建设成效。 实战演练,锤炼应急响应能力。演练模拟极端暴雨场景,以“小时降雨量达120mm导致作业面积水深度超过30cm”为预设警情。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由巡查组、抢险组、医疗组组成的26人应急队伍迅速完成集结,100余个防汛沙袋、10台(套)专业设备10分钟内全部部署到位。针对模拟的排水沟堵塞引发倒灌险情,抢险人员创新采用“机械破拆+人工清障”协同作业模式:使用洋镐精准破除板结碎石,突击队员半跪于泥浆中,徒手清除缠绕的藤蔓根系,仅用1小时高效完成杂物清理与沙袋防护墙加固作业。 科技赋能,智慧系统显身手。本次演练最大亮点当数新投用的“智能水位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塔吊部署的4路高清摄像头与物联网传感装置,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水位数据实时回传和超限自动报警。当模拟水位触及警戒值时,系统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同步推送信息至中控大屏,较传统人工巡检预警响应时间缩短50%。演练数据显示:物资调配效率提升40%,伤员转运时间压缩2分钟,120急救联动机制经受实战检验,验证了“监测-预警-响应”全链条数字化防控效能。 专家点评,打造行业示范样本。本次演练受到属地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专家组全程观摩后点评道:“演练实现了企业自救体系与医疗救援网络的无缝衔接,特别是智能监测系统的实战应用,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无水港防汛样板’。”项目安全总监刘大龙表示,演练暴露的细节问题已纳入应急预案修订计划,项目部将推动关键处置流程标准化,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如“钢铁堤坝”般坚实可靠。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物流基础设施,万盛无水港项目通过此次演练,不仅验证了“人防+技防+智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的实战效能,更为构建低碳园区安全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劲动能,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
|||||
【打印】
【关闭】
|
|||||
|